子計畫三/ 公民智慧培力計畫

從開放資料庫的運用到發展公民團體的資料庫

返回
empty

為了提升公民團體數位賦能、提升對於公開數據資料之分析運用的意願與能力,進而培力公民團體組織內的資料庫,本年度子計畫三的主題研討共辦理「性別平等」、「誰是捐款人」及「環境永續」三個系列議題,從今年度計畫起跑至8月底止,已辦理了8場次的實體主題研討與交流、14場次的線上交流與輔導;共串連了84個公民團體以及244人次的參與者。

主題一「性別平等」系列研討旨在帶領公民團體從政府開放資料庫談起,帶領與會夥伴思考組織的資料類型,以及相關的資料。讓參與者思考運用數據的目的,從理解社會現象、回應服務對象需求、分析服務成效、促進或增能服務,最後到倡議社會議題,引發與會者反思以及對數據的興趣。由參與者的回饋中得知,透過主題一的研討,他們得以瞭解數據的可應用性,研討內容及討論亦符合其工作的需要,會嘗試運用數據在所服務的群體中;同時,參與者回饋中也提到,本次系列活動亦增加他們學習使用數據的動機。

主題研討二「誰是捐款人」串聯北部、東部的公民團體,了解台灣的捐款情形,並思考自身組織的議題,並透過分組演練討論公民團體的數據運用及資料的建置議題。計畫成員們帶領參與者思考公民團體的經費來源,並運用次級資料分析的方式,檢視各種調查報告的母群、調查方法討論,提升公民團體在資料閱讀及辨識的能力,同時透過實際操作演練的過程,建立與組織關注的捐款資料指標。為使公民團體對於資料建置的運用,計畫團隊成員針對參與公益自律聯盟中210家社福組織的捐款方式進行分析。這項分析揭示了這些公益組織如何巧妙地應對不同的挑戰,並迎合多樣的服務對象,進一步凸顯了捐款行為的多樣性。透過分析,探討台灣社會福利組織的捐款現況,並深入洞察有關捐款方式、捐款人隱私、數位化趨勢以及多元的資訊來源的重要發現。多數與會者皆同意本系列活動增加公民團體對數據處理的認識,並提升公民團體的數據處理能力。

主題研討三「環境永續」的目的在於帶領公民團體如何透過田野調查與數據建構關注環境永續的議題。在本次系列活動中,以海洋及漁村議題進行實際的演練,提供實用的田野調查技巧和數據建構方法,幫助公民團體及參與者在無數據的情況下,自行搜集與整理出有助於推動永續海洋與保護工作的寶貴資訊。與會者從自身經驗與想法提出反饋,對於海洋生態的關注,不僅限於環境生態,也包含對人們的生活與文化記憶;透過田野及數據資料建置的歷程中,落實了對環境生態的關懷。本系列活動持續進行中,歡迎有興趣的公民團體們一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