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一 / 議題導向計畫
113 年 4 月份報導
議題一:青年就業婚育
科技包容計畫之青年現況調查系列二:未婚青年進入婚姻的考量及找伴侶的困境
陳人豪、王彥蘋
在當代臺灣社會,未婚青年面臨著諸多關於婚姻和尋找生命伴侶的挑戰。隨著社會結構和文化價值觀的演變,這些挑戰呈現出多樣化的面貌,從認識新朋友的機會減少到尋找與自己價值觀相近的伴侶變得日益困難。本文呈現臺灣未婚青年在當前社會文化背景下,如何看待婚姻,以及在尋找伴侶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透過對全國性市話與手機調查的統計分析,以及深度的焦點團體訪談,本文深入淺出的揭示未婚青年對於婚姻的看法,他們在尋找伴侶過程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影響他們結婚意願的各種因素。從性別角度出發的價值觀討論、社交行為模式,到對擇偶條件的期待和挑選等等,本文希望提供一個全面的視角,理解未婚青年在進入婚姻這一人生重要階段時的心理狀態和行為選擇,以及這背後所反映的更廣泛社會文化動態。
本次調查在2023年期間,透過市話與手機,隨機抽樣進行電訪,最終完訪人數為市話5,003人、手機5,030人。從調查結果來看,有近四成未婚青年認為自己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少,超過三成認為找伴侶的困境在於沒有相近價值觀的對象,沒有進入婚姻的主因也是沒有遇到想結婚的對象。如果遇到適合對象、經濟穩定,多數人會提高結婚意願(圖一、二)。
此次青年現況調查,在焦點團體深度訪談方面,做了未婚男女共四場次的焦點訪談共19人參與,價值觀的討論反映在未婚大學女性與未婚大學男性團體中,兩方都聚焦在對「AA制」的想法。社交行為上,未婚大學女性組會參加社團活動(倡議型、娛樂型、遊戲型),但也有自認個性不主動、生活圈小,以致交友困難的受訪者,另外有少數會使用Tinder網路交友。未婚高中女性組有透過轉換工作領域不同而認識新朋友,或是參加活動認識,但也有自認被動不善交友的受訪者。男性組有人因為工作時間長或是環境中沒機會交新朋友,雖然會透過網路交友,但多數認為實體認識互動比較好。職場上雖然有機會認識新朋友,但男女都傾向避免與工作夥伴建立伴侶關係。總的來說,青年尋找伴侶困境在於(自認)不善社交或不想社交、網路上的互動快速但無法深入、工時長與工作環境也讓青年難以找到伴侶。談到擇偶條件,大學男性認為外表重要,金錢價值觀、興趣也很重要,另一組未婚男性則認為相處得來與財務狀況兩個條件重要。高中女性組認為男性主導性太強、不夠獨立都有礙交往。
大學女性組有留意到性別意識與交友態度的關聯,包括男性跟異性沒有純友誼、男性注重身材等,高中女性也指出交友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包括男性不會溝通、無法跟異性正常相處等,並對男性主宰的態度有所批判。四組中多數人想進入婚姻或不排斥,有伴侶者也有結婚計畫,且認為進入婚姻後會想生小孩。少數女性不想進入婚姻是因為長輩婚姻狀況不佳,或過了適婚年齡而降低對進入婚姻的期待。男性則多把經濟狀況放入婚姻的考慮中,尤其住屋政策與居住正義議題。兩組男性組都有討論到婚育脫鉤,且傾向贊成。
延伸閱讀
張思嘉、李雅雯(2009)。擇偶歷程中影響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179-212。
袁詠蓁、孔祥明(2022)。結婚不結婚:臺灣適婚年齡者進入婚姻與否的考量因素。人口學刊,(64),1-49。
Sprecher, S., Sullivan, Q.,& Hatfield, E. (1994). 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s: gender differencesexamined in a national 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6), 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