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一 / 議題導向計畫

112 年 12 月份報導

返回
empty

在地投身公共運輸服務:實現偏鄉交通行的正義

 

偏鄉地區往往因距離遠、人口稀少、需求分散等因素,使傳統公路客運業者常年虧損而面臨停駛的窘境。為改善此一難題,交通部於2020年修正〈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將市區客運或計程車客運業無意願經營的偏遠公共運輸路線,開放給NGO等在地民間團體或個人經營市區汽車客運,同時也讓小資本額的民間團體得使用小客車做為營業車輛。該法規的放寬讓在地人可合法經營交通運輸業,承接交通部公路局的「幸福巴士2.0」政策,解決過去偏鄉常見的白牌車沒有納管而衍生的種種安全、法律問題,偏鄉居民無車可搭的困境也露出曙光。

自2020年法規放寬到2023年的三年之間,共有26個幸福巴士2.0的方案通車,其中由NGO等民間團體經營的則有15個。2020年「財團法人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由政府各部門、企業CSR及大學USR等多方資源投入後通車營運,是幸福巴士由1.0升級為2.0的先行案例。這15個NGO成立的市區汽車客運業,開啟「由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偏鄉公共運輸里程碑。 

幸福巴士2.0方案強調由民間團體投身在地服務,並運用科技平台加強管理效率,為更具彈性、更低成本的公共運輸模式。然而,未來若希望更廣泛地於更多偏遠地區推動,仍有潛在困境需各界共同尋求解方。

首先,偏鄉民間團體多不具備交通專業背景,也不熟悉路線規畫和車輛調派,加上申請立案、撰寫營運計畫等行政程序,使得偏鄉民間團體在提案上具一定難度。因此,交通部於地方政府設有公共運輸專案辦公室,其運輸研究所更於大學設立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期待協助民間團體,促進更多鄉鎮成功啟動幸福巴士2.0。 其次,民間團體的市區客運業資格不屬於交通部公路局補助購車的範疇,偏鄉民間組織仍有資金成本與利潤的門檻。最後,民間團體往往不熟悉政府的核銷請款流程,無法及時核銷補貼款,造成入帳時程拖延,加上交通部規劃良久的預撥款制度仍須經許多行政程序申請,對於資本匱乏的民間團體來說,少了一筆營運周轉金是不小的壓力。

根據本計畫調查分析,民間團體要成功經營幸福巴士2.0往往倚賴少數具熱忱、樂於付出的個人、公部門或顧問公司積極推動,才能披荊斬棘、另闢蹊徑。現階段國科會「偏鄉交通服務平權方案計畫」的努力目標在於協調、媒合更多民間團體和地方政府與公部門,規劃具體可行且可延續的偏鄉交通方案,也導入科技工具提高經營效率。我們期許可以突破既有法規、資源等限制,培力有意願投身偏鄉公共運輸的民間團體可以對接公部門行政程序、提出專業公運計畫,從而承接幸福巴士2.0方案,解決偏遠鄉鎮居民行路難的問題,建構一個交通平權的社會。

 

鼓勵在地組織投身公共運輸服務
鼓勵在地組織投身公共運輸服務

接送長輩
苗栗縣南庄鄉幸福巴士_接送長輩到文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