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二 /
身心障礙弱勢群體位於潛勢災害之危險分級與整備
112 年 12 月份報導 (二)
慈大進行災害防救研究 了解弱勢群體需求和困境
李家萓。慈大進行災害防救研究 了解弱勢群體需求和困境。慈善新聞網。民112年12月08日,全文授權取自:https://www.tcnews.com.tw/education/item/20819.html
每當颱風來臨,縣市政府通常會進行預防性撤離,但對身心障礙者而言,從接受災害資訊、準備避難包至避難所場域,都存在諸多困難。今年度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系與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共同合作進行為期三年的「身心障礙弱勢群體位於潛勢災害之危險度分級與整備-以花蓮縣為例」計畫,希望能蒐集身障者在災害防救中所遭遇的困難,進一步以設計思考模式尋求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法,未來也期望從災害防救單位著手,依據個別狀況提供有效方式,將長者及身障者特定需求者加入災害防救規劃中,達到弱勢群體的防災正義。
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嚴嘉楓主任長期從事身障者研究,「身心障礙弱勢群體位於潛勢災害之危險度分級與整備-以花蓮縣為例」為國科會計畫,連結政府相關次籍資料、慈濟基金會、社區發展協會、消防局、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教育處等,從完成身障弱勢群體災害危險度矩陣分級,並實體訪查疏散路線及避難場所,進行身障弱勢群體需求,並著手設計特定需求者(智能障礙者)防災教材等。
為了更貼近感受到長者和身障者在遇到緊急天災時所面臨的問題,嚴嘉楓主任先透過彭祖包讓防災教育輔導團夥伴體驗長者的生理特性,也模擬視覺及聽覺障礙,透過穿戴道具包括手套、特殊眼鏡、負重、駝背背帶、足拖器等,模擬聽力模糊、視力障礙、手指不靈敏,以及在行走時會遇到的問題,並體驗地震來臨時的趴、掩、穩等動作。
體驗者之一游老師表示,負重之後、再戴上會讓視力模糊的眼鏡,還有身體被捆綁,覺得老人行動非常辛苦!難怪上下樓梯這麼不容易,關節完全不靈活,尤其是害怕跌倒,所以會小心翼翼。透過體驗活動,讓大家知道針對身障或長輩的防災訓練上的設計與教學必須更有同理心。
另外嚴嘉楓主任也強調,從撤離時所派遣的交通工具到避難所的設計,都應該要考量到身障者和長者的需求,例如在協助撤離時,是否要準備讓輪椅上得去的巴士?撤離時的藥物及必要的特殊飲食支持也要有事前準備的概念,並可以仿照日本,在避難所提供應有的供電設備、多元的訊息管道、特殊需求辨識卡或災害支援用頭巾,讓大家可以辨識他們的特殊需求(如視障者,聽障者或其他),使在場的救難人員能夠即時且適切回應。對於認知或情緒或精神障礙者在避難所內安置的安排,位置建議以角落或安靜或較無人走動的位置為佳。
目前公衛系嚴嘉楓主任首先跟花蓮山里社區簽定合作意向書,自今年五月開始進行訪談,瞭解社區民眾對危害的認知,並以當地長者和身障者為研究對象,期待未來能夠透過與政府,學者和民間團體的合作,提高大家對身障者的認識,合理調整災害防救的過程,保障身障弱勢群體的安全。
其他相關報導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