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二 /

AI結合行動科技建立高齡者行動力偵測與促進之專家系統

112 年 12 月份報導(一)

返回
empty

以長者功能評估量表 (iCOPE) 啟動預防老年預防醫學之樞紐 ——

從WHO《長者綜合照護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指南談起

 

傳統社會以「發現疾病」為目標,重視醫療診斷和治療;但是面對迅速老化的高齡社會,以「檢測與改善」為目標的「預防醫學」概念更加重要,包括多面向的健康評估,以提早發現長者的功能異常,以達及時改善、預防衰弱,降低老年症候群出現。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7年10月公佈了《長者綜合照護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指南,以內在健康力 (intrinsic capacity) 的概念發展長者功能評估量表 (iCOPE) 。這個評估著重「長者量六力」: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重視長者生活品質的維持、與失能失智的防治。衛生福利部2022年依WHO之版本, 發展「長者量六力」評量。其版本如下:

長者量六力評量 —— 初評內容
長者量六力評量 —— 初評內容

 

在社區推動長者功能評估量表 (iCOPE),能夠幫助照顧者與長者更了解老化過程中內在能力的改變,不僅能提升長者的健康意識,也有助於推展以人為中心的長者綜合照護,同時,改變社會大眾過度關注疾病治療,卻忽略健康老化過程中內在健康力下降的問題。內在健康力下降包括:退化的聽力、視力、記憶、運動功能,造成生活品質減低,以及提高認知障礙與跌倒風險,加速長者心理與生理健康受創,從健康老逐漸轉為衰弱老。因此,優化長者內在能力是改善弱化的功能成為健康老化的關鍵。此評估量表能夠作為結構性引導,提供長者一個可以進行自我健康管理之指南。

從國家層面而言,WHO認為iCOPE有助於提升國家衛生保健系統對長者內在健康力的理解與關注。奠基於此理解,推動大規模高齡者衛教,能夠對長者的安全與健康做出具體貢獻。有鑑於此,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出社區長者功能評估之流程,包括檢測評估與介入改善。如下圖所示。

社區長者功能評估流程
社區長者功能評估流程

 

當長者先接受iCOPE初評,若評估為健康正常,受測者需持續進行自我健康管理;若評估為異常,受測者則依需要依照異常項目進行複評,參與十二週改善介入方案。十二週過後,再進行iCOPE之初評與複評,檢視成效與評估介入方案的品質。 WHO以內在能力為框架,說明健康老化的過程,並加上iCOPE作為引導,提升長者健康自主管體的能力。鑑於此提出的預防醫學三段五級的推動策略如下:

1) 第一段(或稱初段):

第一級:無疾病——健康促進

第二級:疾病前期——特殊保護

2) 第二段 (或稱次段):

第三級:疾病早期——診斷發現、治療控制

3) 第三段 (或稱末段):

第四級:疾病晚期——限制蔓延至殘障

第五級:疾病末期或是恢復常態

 

綜言之,iCOPE初評為健康正常的長者,應進行「第一段第一級」的預防活動。初評與複評為異常者應進行「第一段第二級」之預防活動,參加特定項目的介入方案(又稱為特殊保護)。以長照2.0的政策框架而言,C據點提供的服務為長者志工參與、健康促進、共餐服務、預防及延緩失能失智等,對應到「預防醫學」第一段第一級與第二級之預防。B據點提供的服務是提供失智、失能、重病長者早期至末期的預防照護,接受B據點服務的長者同時接受醫療院所治療,屬於「預防醫學」第二、三段控制性治療或限制性介入。 

然而,現行困境是,在目前健保體系下,內在能力異常並非疾病,無疾病碼自然不能納入健保,以疾病診斷結果作為健保支出的依據。另外,社會大眾對於內在能力的認識不足,醫護人員能力不足以進行衛教推廣,社區服務人員無法承接第一段第一級與第二級之預防工作,包含無專業知識進行介入前進行之特殊檢測,或是規劃介入改善方案。換言之,在迅速老化之高齡社會進行預防醫學教育乃是當務之急。提升社區民眾對於內在健康力之認識與預防醫學中第一段第二級之自我管理之行動力。